一、政策与标准动态
1. 政策推动
校园团餐数字化:
国家通过《中国食物与营养发展纲要(2025—2030年)》《关于进一步强化食品安全全链条监管的意见》等政策,推动校园团餐向数字化、智能化转型。例如,湖北米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提供的智慧校园订餐系统Pro版深度融合AI与区块链技术,实现订单处理、食材采购、财务对账等全流程数字化,助力企业响应政策要求。
反食品浪费法规:
新版《餐饮业促进和经营管理办法》(2025年6月15日实施)细化反浪费要求,明确餐饮服务经营者在食材管理、引导提醒、餐食及服务提供等方面的责任,鼓励优化菜单设计、提供小份菜,并加强员工培训。
2. 标准制定
国家标准实施:《中央厨房 建设要求》(GB/T 44142-2024)和《中央厨房 运营管理规范》(GB/T 44141-2024)两项国家标准已实施,明确中央厨房的术语定义、布局要求及设备标准。推荐性国家标准《校园配餐服务企业管理指南》(征求意见稿)进入编制阶段,旨在规范校园配餐的食品安全与服务质量。
行业标准化推进:全国饮食服务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计划加速《中餐评价规范》《团餐运营管理服务规范》等标准的制定,并推进《绿色外卖管理规范》等现有标准的宣贯。
二、行业趋势与数据
1. 市场规模与增长
团餐市场规模:
艾瑞咨询报告显示,2024年中国团餐市场规模约2.7万亿元,预计2026年超3.5万亿元。学校场景占比最高(52.7%),其中县域中小学客群成为增量市场。
运营模式创新:
集体配餐模式:依托中央厨房,将菜品配送至无固定场所的客户,预计未来3年占比提升至18%。县域市场采用“中央厨房+卫星厨房”模式,解决热餐配送难题。
数字化升级:头部企业通过数字化手段(如订单处理、财务对账系统)提升效率,某试点学校食材浪费率从18%降至5%。
2. 技术与实践案例
智能化改造:2025年预制菜行业中央厨房智能化改造技术标准制定中,关键技术包括自动化生产设备、数据分析系统、食品安全追溯系统及能源管理技术。例如,某大型预制菜企业通过自动化切割机、分拣机提升生产效率。
食品安全与营养:区块链技术实现食材全流程溯源,家长扫码可查看生产信息。校园配餐企业需满足营养均衡要求,如某系统使学生膳食结构达标率提升至76%。
环保与可持续发展:中央厨房采用节能设备(如高效电机)和废水处理技术,减少碳排放,符合“双碳”目标。
3. 挑战与应对
行业痛点:部分中央厨房存在产能浪费、设备自动化不足、管理粗放等问题。团餐企业需通过标准化、数字化提升效率。
竞争格局:中国团餐市场集中度低(CR3约6.7%),远低于欧美市场(CR3超45%)。龙头企业通过供应链整合与数字化建设扩大市场份额。
政策合规:企业需优化菜单设计、提供小份菜,并加强员工培训以符合新版《餐饮业促进和经营管理办法》要求。
三、总结
中央厨房与团餐企业正通过政策支持、标准规范、技术创新及模式升级,向集约化、智能化、绿色化方向发展。
核心趋势包括:
校园场景的数字化渗透:智慧订餐系统、区块链溯源等技术广泛应用。
县域市场的模式创新:“中央厨房+卫星厨房”解决配送难题,带动乡村振兴。
食品安全与营养的双重保障:政策推动营养均衡,技术实现全流程可追溯。
环保技术的广泛应用:节能设备与废水处理技术助力可持续发展。
企业需紧跟政策导向,强化供应链管理与技术投入,以应对市场变化与竞争挑战。